imgboxbg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纺织订单转移之痛:人力成本占比飙升超50%,产业链上行承压!

纺织订单转移之痛:人力成本占比飙升超50%,产业链上行承压!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1-01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最新数据显示,前10月中国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增长34.8%,在这背后,包括印度在内的纺织品订单转移国内,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已经过去的金九银十,印度订单的回流确实给纺织业带来了一波暖流,在这波暖流的背后,有的企业大捞了一笔,而有的企业却更为雪上加霜。

纺织订单转移之痛:人力成本占比飙升超50%,产业链上行承压!

【概要描述】最新数据显示,前10月中国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增长34.8%,在这背后,包括印度在内的纺织品订单转移国内,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已经过去的金九银十,印度订单的回流确实给纺织业带来了一波暖流,在这波暖流的背后,有的企业大捞了一笔,而有的企业却更为雪上加霜。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1-01
  • 访问量:0
详情

  最新数据显示,前10月中国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增长34.8%,在这背后,包括印度在内的纺织品订单转移国内,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已经过去的金九银十,印度订单的回流确实给纺织业带来了一波暖流,在这波暖流的背后,有的企业大捞了一笔,而有的企业却更为雪上加霜。

  已经不止一位纺织老板跟小编抱怨,因为缺工人,导致产能未能达到满负荷效果,影响订单交付。另一家生产厂家的负责人也表示工厂于近期才开始机器满开,上月因为工人问题,一个工厂只维持8成的开工,主要原因还是技术工人的缺失。

  01 订单暴涨的同时,用工荒再次出现

  这说明了二个事实:

  1、抢面料已经结束了;

  2、用工荒问题又来了!

  其实早在10月行情猛然好转之际,“用工荒”问题就开始进入纺织人士的视野。

  10月行情突然爆发,随之而来带动了尼丝纺、春亚纺、涤塔夫为主流的秋冬羽绒服、棉服面料的订单激增,一时间市场也出现了缺货、排队等货的现象,纺织老板迎来一年中行情最好的“蜜月期”,适销产品库存急速下降,个别坯布价格也水涨船高。

  行情暴涨让生产企业一改往日减产、轮休的作风,开始满负荷生产。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工人来操作,可是由于前三季度行情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不少纺织老板为了削减开支,不得已执行减产放假、工资打折的操作,从而导致了工人的流失。

  面对行情突然爆发,用工荒问题也就一触即发!

  02 人力成本大幅上升

  纺织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优势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国,但从2012年开始,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工成本逐年提高。调查显示,东南沿海地区纺织厂工人工资集中在5000-10000元,中西部地区工人工资大致在3000-6000元左右。

  “5年前公司的人工成本仅占20%,现在达到了60%。”江苏励强纺织品有限公司老板吴志祥表示。此外,员工不稳定,流动加速产生额外的费用等,也是该公司面对的难题。

  他认为,之所以会上涨这么多,一方面是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劳动人口的下降,“比如说我们纺织行业,工作内容很辛苦,80后基本慢慢退下,90后不想做,00后就别想了”。

  调查发现,尽管企业老板认为纺织服装业整体薪水已经不低,但是员工对此并不觉得很满意。

  梁伟(化名)从事纺织行业17年,在福建工作过9年多,在江苏待过3年,之后在广州和汕头2年,做过挡车、管理和机修,目前在浙江做织布类的工作,负责掌控2台机器。工作忙的时候,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早晚轮班制,假期少,压力不小。

  他表示,最初的工资只有4000多元,现在按月算,有9000多元,“一般工人看2台机器,基本工资都是7500元,但技术好的工人能2个人看6台机器,多出7500元,老板会适量给这2人加工资。”

  尽管领到手的工资越来越多,但梁伟表示,“我做了这么多年,觉得工资没上去。工资上涨的同时,物价也在涨。”

  邓健(化名)也有类似的感受,他从事纺织行业11年,目前在福建的纺织厂当落砂工,工资按计件算,保底1800元,做一两个月是6000元以上,“在纺织行业工作,工资比较稳定,只要上班就不愁没钱花,养家没问题。”

  不过,他补充道,“工资虽然涨了,但物价也涨,挣得多花得也多。”

  上涨的不仅仅是人力成本,还有原材料的成本。陈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前公司的人工成本大概在30%左右,物料成本为30%,现在人工成本超过50%,甚至达到60%,物料成本也在40%,所以现在的利润点能达到5%都很难,量比较大的还可以赚钱,提价也就难以避免。

  人工成本不断提升,产品价格却提不上去,利润空间被压缩,导致纺织企业面临压力,目前来看国外转移的纺织订单能留存一些时日,但想长期留存困难重重。

  03 纺织业升级转型痛点

  人力成本高企,尤其是东部企业人力成本较高,这使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出现两个趋势,一个是从东部向中西部迁移,一个是从我国向东南亚和印度等地迁移。

  此前以纺织业为主要行业之一的东部城市,很多城市的纺织产业在当地工业的占比都出现下滑。

  

  比如,浙江湖州201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82.4亿元,纺织业51.6亿元;但到2019,当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916.9亿元,纺织业只有24.1亿元。在浙江绍兴市,纺织业为当地四大传统产业之一,但是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在纺织服装的多个子品种上出现下滑,比如2015年布的总产量为47.74亿米,到2019年布的产量为13.37亿米。

  造成此类结果的原因在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受困于资金和成本压力,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招聘到较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一般来说,工厂可以招到工人,但无法招到有经验的师傅。同时,一些熟练工人认为,纺织服装行业较累,并不打算一直干下去。事实上,缺少高技术工人是整个纺织服装业乃至制造业的困境。

  市场对具有技术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劳动者的用人需求均大于供给,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人员用人需求缺口较大;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市场中对普工和具有一定技术等级的劳动者需求与所增长。从需求侧看,41.4%的市场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明确要求。

  另外一方面是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高端产品市场的成熟度还不高。广州灿萍服装有限公司的老板陈欢坦白,一般中小企业很难生产出高精端自动化制造的产品,主要卡在国内高端产品消费人群不够庞大,高端产品市场尚未成熟,“我们也没办法做出高品质产品,这个需要整个市场的推动。”

  且机器更新换代特别快,一台机器的成本比较高,如果推进自动化,在原来工人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力能上升10%-20%,利润点可以维持在10%左右。但如果使用老机器,则达不到上述效果。

  目前来看,从国外转移的纺织服装订单可以“解一时之渴”,国内纺织服装业的长期发展,仍然要在高成本和高质量之间反复平衡,缓慢前行。

  面对已经到来的11月市场,我们除了要把握住目前手上的市场份额以外,还要抓住时机、不断创新突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案例

上一页
1
2
5

联系人:张经理

138-0819-955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163号  
联系人:
139-9014-8892 (李经理)
E-mail:zhanghua@sccmyr.com

手机网站

官方手机站

微信

微信合作咨询

Copyright © 2020 易五金B2B电子商务平台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蜀ICP备14014859号

Copyright © 2020 易五金B2B电子商务平台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成都   蜀ICP备14014859号

名扬食品  中华戴氏商务网  永红锦月房产信息服务部  小罗玉器  海恒企业营销策划  空评集  自助餐厅设计  饰品类批发价零售  闯王酒业粮  转让网  嘉兴市刘氏轴承  临朐春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鑫杜燃消防  有车一族  漳州巳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西方中创  烟花燃放公司  中国洗鼻器网  深圳爱乒才会赢  健康中国网  山东博晨  怀化婷太  惠风阁  天信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农家淘商城  深圳市江益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亭旅游网  四轮电动餐车  张家港品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泰州慢生活  香港海航快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米家投影  西宁便民信息网  龙鑫石业石材制品有限公司